在珠江口西岸的璀璨明珠中,一个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的岭南小镇,用灯光编织出全球60亿人的光明梦想,也用速度书写着亚洲田径的历史——这里是以灯饰产业闻名世界的广东中山古镇镇,更是“亚洲飞人”苏炳添的故乡。当工业文明的璀璨灯火与竞技体育的速度激情在此交融,这座小镇展现出经济与文化双重驱动的独特魅力。
一、从农耕聚落到全球灯饰心脏
古镇镇的崛起是一部产业转型的传奇史诗。上世纪80年代,当地村民以“提灯走天下”开启产业萌芽,如今已形成覆盖三市十一镇区、年产值超千亿元的灯饰产业集群。全镇2.8万家灯饰企业占据国内70%的市场份额,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,每天超600万套灯具从这里发往全球。支撑这一庞大规模的是古镇独创的“创新生态”:全国首个镇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将外观专利授权时间从1年压缩至7天,30余个公共服务平台覆盖研发设计、检测认证全链条。这种“蚂蚁雄兵”式的民营经济模式,让95%以上家庭成为企业主,创造出人均GDP超7.4万元的经济奇迹。
二、苏炳添速度的乡土基因
在古镇镇古一村,256平方米的“飞人馆”记录着苏炳添从乡村跑道冲向奥运决赛的轨迹。这个由旧幼儿园改造的展馆,通过分解动作灯牌、训练装备等200余件展品,揭示出“亚洲速度”背后的乡土密码。古镇人将苏炳添9.83秒的传奇具象化为文旅地标:1.3公里滨江跑道镶嵌着其奔跑姿态的灯光雕塑,生态公园内设有专业级训练赛道,体育馆更成为“村BA”等全民体育盛事的举办地。这种体育精神的渗透远超符号层面——镇实施15年免费教育,将体育育人纳入发展战略,培育出篮球、龙舟等传统强项。
三、灯光经济下的文旅新范式
当夜幕降临,古镇镇变身光的艺术馆。1134亩生态湿地公园中,音乐喷泉与灯光秀演绎科技与自然的对话;华艺广场11楼的天台营地,游客手持咖啡俯瞰300万平方米灯饰卖场的星河璀璨。这里6家A级景区构建起“旅游+灯饰+生态”的全域旅游格局,2024年仅上半年便吸引238万游客。深中通道开通后,古镇镇加速布局“灯光经济2.0”:萤火虫营地融合农业体验,泰榕里滨江公园打造商旅文综合体,灯光文化节更将产业秀场变为全民嘉年华。
四、产城人文的共生逻辑
古镇镇的发展密码,在于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最大公约数。袁世根故居与LED智能生产线比邻而居,百年宗祠墙外飞驰着物流货车,这种时空折叠的奇观恰是小镇活力的注脚。镇通过“百千万工程”激活乡村资源,古一村的体育IP、海洲村的非遗云龙舞、曹步的盆景艺术形成差异化文旅矩阵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产业辐射——每届灯博会吸引超6万国际客商,灯光文化节创造单日30万人次的流量奇迹,使小镇成为全球照明行业的“风向标”。
这座用灯光照亮世界的小镇,正以苏炳添般的加速度奔向未来。当游客在飞人跑道体验9.83秒的震撼,在灯文化博物馆触摸人类追光史,在千亿产业集群中感受中国制造的脉动,古镇镇已悄然完成从“专业镇”到“理想城”的进化。这里的故事证明:真正的特色小镇,既能孕育改变历史的瞬间,也能照亮普通人生活的每个角落。